|
2025-02-07
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时,空白试验会偏高,怎么办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常用方法。由于检测结果准确,至今仍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市场上现在比较流行推广的凯氏定氮仪就备受推崇,但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检测异常。所以,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时,空白试验会偏高,到底是哪些方面原因引起的呢?首先,要检查所用试剂的纯度。一般包括所使用的的蒸馏水,硼酸、氢氧化钠是否为分析...
2024-10-10
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细节要点粗蛋白检测90%以上用凯氏定氮法,这是一个比较繁复的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细节要点。1. 国标要求样品粉碎过40目,原因有二:1.容易消化;2.样品更均匀,平行结果更好。2. 一般样品称样量为0.3g-0.5g为佳,称样天平为万分之一天平,保留四位小数。3. 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290℃→400℃),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硫酸钠比硫酸钾便宜许...
2024-08-08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测定 1前言 用酸性洗涤剂去除饲料中的脂肪、淀粉、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后,残留的不溶解物质的总称。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硅酸盐等。 2原理 植物性饲料经酸性洗涤剂浸煮,再用水、丙酮洗涤后不溶解的残渣为酸性洗涤纤维。 3仪器与试剂3.1仪器 FT900粗纤维测定仪;旋风磨;分析天平;鼓风干燥箱;100mL量筒;干燥...
2024-06-28
KDN-380F自动定氮仪操作规程 1. 仪器电源打开,仪器自动补水,直到补水完成。 2. 拿根干净的消化管,里面加入10ml蒸馏水,套入定氮仪防溅管密封圈。托盘放入接收液锥形瓶。 3. 确保各溶液桶内均有充足实验溶液,然后打开水龙头。 4. 拉下安全门。点击仪器“加碱”按钮,加入碱溶液,待倒计时结束,加碱完成。点击仪器“蒸汽”按钮,开始进行仪器预热,待倒计时结束,蒸馏完成仪器预热2~3遍为...
2024-05-29
1.定氮仪主要应用在那些行业?答:定氮仪主要根据经典凯氏法可以独立进行氮含量测定的自动化仪器。广泛应用于粮食、食品、饲料、土壤、肥料、水、沉淀物、化学品、乳制品、酿造、制糖、药物、煤炭、橡胶等物质的粗蛋白质的分析测定。 2.定氮仪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案?答:1、碱泵、管路堵塞,仪器使用后要经常清洗及保养。2、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短。蒸汽发生器内一定要使用蒸馏水或纯水,避免水垢的产...
2024-01-23
自动定氮仪是根据经典凯氏法可以独立进行氮含量测定的自动化仪器。本仪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凯氏定氮的蒸馏仪来使用,仪器自动加入设定好量的碱后开始自动蒸馏,蒸馏时间由操作者自行设定。蒸馏液被收集到一个接收瓶中用于下一步的滴定分析。广泛应用于粮食、食品、饲料、土壤、肥料、水、沉淀物、化学品、乳制品、酿造、制糖、药物、煤炭、橡胶等物质的粗蛋白质的分析测定。 本定氮仪也可用于其他...
2024-04-05
1、折叠滤纸筒,并将折叠好的滤纸筒放入滤纸筒架内, 脂肪测定仪要求滤纸筒口不能高也不能低于滤纸筒架的金属口。2、滤纸筒底部垫入一层脱脂棉,压紧。压紧厚度大约2mm。3、称样:粮食、饲料等低油脂样品,可直接称取粉碎样品2克左右,准确至0.0002克。将样品转入滤纸筒内,再盖上一层脱脂棉,压紧至滤纸筒口。再放入铝杯内,铝杯内外保持清洁。4、将滤纸筒架及铝杯一同转移至托架内。5、拉上提把,将滤纸筒...
2023-08-17
智能消化炉(Digital Digestion Furnac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的实验仪器,用于样品的前处理和分析。该技术通过加热模块和微电脑控制系统等设备,将样品置于恒温腔内进行消化处理。智能消化炉具有高精度、快速、易操作等特点,已经成为实验室中不可缺的设备之一。 智能消化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电脑控制系统实现对样品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样品消化处理。智能消化炉...
2023-06-05
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实验室仪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样品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氨量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这种方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之一,具有准确性高、精密度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凯氏定氮仪的原理是基于样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气,该氨气随蒸馏水蒸馏出来后被滴定剂滴定,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该方法相对于其他蛋白质定量方法,如BCA法、Lowry法等,...
2023-05-04
凯氏定氮仪的选型标准有哪些?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定有机物中氮的含量。以下是凯氏定氮仪的原理、作用和选型标准。 一、原理 凯氏定氮仪利用凯氏试剂反应,将有机物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氨气,再通过氨电极检测氨气浓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凯氏试剂通常由硫酸、碱性钾硫酸钼酸和鞣酸等组成。 二、作用 凯氏定氮仪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农业方面,它可用... |